顯示具有 作業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作業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

Homework 5-10-2010

Lab 26: Using XML


Lab 27: Using XML and XSLT


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

Homework 5-03-2010

1. 請點選以下中原大學電算中心有獎徵答活動,檢視當中使用了哪些服務的 mash-up?
Document and Form of Google Docs.

2.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泛指網頁上高度互動性設計,諸如Youtube, Google Maps 等,需要較多的運算與頻寬,請問這些應用是否可能將無障礙設計納入考量,以兼顧視障,肢體障礙,聽障者的需求?

當然將這些應用也必須要考量的有障礙的人,他們需要有不同的設計來幫助他們,畢竟網路的重要性是很大的,平時生活上就有障礙了,在網路上我們要給他們有一定的方便性,但是就技術程面,以及實用性來說,相信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

3. Augmented Reality (on Youtube Video) 目前有哪些研究?是列舉三個研究單位或三項研究的簡介。
1

2

3

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

Homework 4-19-2010

依據永恆的數位分身的說法,試舉出一個實例或反例。
選出至少三篇文章加以評論,在作者部落格給予回饋。每篇回饋請加註
魏子崴
簡維辰
陳建舟

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

Homework 4-12-2010

1. 依據 What is web accessibility,試針對三種不同障別舉出三種無障礙設計方式,並請探討跨障別設計是否可行?(也就是所謂的通用設計)
A:在網路的世界中,使用者除了一般人之外,還有可能有其他身心障礙者使用。其包刮視覺障礙、聽覺障礙、身心障礙等。其視障可用些網頁導盲磚,或是可以用聲音來引導瀏覽讀取資訊。其聽障者可增加網頁的詳細說明或描述。身心障礙者其網頁力求簡單,消除不必要的圖示或者文字。

2. 依據 Tutorial,HTML 3.2 與 HTML 4.0 最大差別在哪裡?
A:HTML 3.2中的鍵盤熱鍵,沒有關連某一物件的的功能,單選框和復選框的標籤不夠敏感,在標籤上按鼠並不影響到按鈕。HTML 4.0中可以從 HTML文件去除所有格式,並儲存在一個單獨的樣式表。HTML 4.0的所有標籤增加了id以及事件擷取屬性。這個版本的 HTML有增加許多新表現方式,像斜線,細線或是內部填充的顏色的字體。

3. 依據永恆的數位分身的說法,試舉出一個實例或反例。
A:已經失去聯絡的同學或是朋友,可以從Facebook從別人的好友找到他,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只要他有申請的話應該是很容易找到的

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

Homework 3-22-2010

1. 為什麼Google搜尋不考慮網站的駐留時間,點閱次數,或使用者個數評量網頁重要性?
有些網站雖然瀏覽人數很多,但並不代表其內容對社會來說有重要性,像一些流行時尚或是遊 戲的網站,使用者個數很多,但其實這些對我們來說頂多就是新鮮有趣,但不一定重要。註留時間很長,也許有人網站就這麼開著而人不在電腦前;關於點閱次數,絕大多數人都是被標題吸引進去,一進到網站才發現內容其實不那麼有趣甚至是不重要的,因此以此評量網頁的重要性實在欠缺公信。

2. Google 搜尋的主要原理是什麼?請以平易的語言說明。
定期搜索,即每隔一段時間,搜尋引擎自動執行『蜘蛛』程式(因為搜尋機制像蜘蛛一般在網路 上爬來爬去,所以稱為蜘蛛程式),對一定IP位址範圍內的網站進行擷取,一旦發現新的網站(網頁),它會自動擷取網站的資訊和網址納入資料庫。

3. Google PageRank 每差距一分代表網頁的重要性有多大差別?
Google Page Rank每差1分,就代表著網站的重要性差一大截,分數的差距可能是顯示網站的瀏覽次數有差異,也可能是其被連結的次數,被重視程度有差異。越高的分數,就代表在 Google搜尋結果有更多的顯示機會(會擁有愈前面的搜尋排序結果,或者是在一大堆搜尋結果中處於愈前面的頁面),也就意味著光是透過搜尋引擎,就能夠帶來愈多的訪客和流量,這是除了平日固定訪客外,最重要的訪客來源之一。


4. 國內外逐漸觀察到以部落格作為求職履歷的趨勢,你認為這會演變成常態嗎? 請論述。

國內如中正大學已推出部落格履歷,藉由經營部落格的方式,提供同學完整紀錄在學校的學習 過程及上傳個人創意作品的空間,因此包括有社團經驗、求學經驗、歷年修課紀錄、發表文章等功能,製作 e-portfolio 不但可以為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記憶,也是同學及老師間互相交流的管道,我們可展現自己的創意及理想或證明自己的實力。藉由資料整理輸入,不但可藉此回顧過去,從中學習反思與累積經驗,也能設定目標,規劃未來,未來更可作為求職或升學時,行銷自己最重要之依據。國內外陸陸續續也有人推出,因此我認為之後部落格履歷將會成為一種常態。

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
Homework 3-8-2010

1. 以下這些軟體被稱做社會軟體,請問他們具有哪些特性。
Social software

blog
facebook
twitter
Digg
Delicious


社會性軟體,或作社群性軟體,是指任何支持群體交流的軟體。推動社會性軟體發展的原動力明顯區別於傳統的交互過程。
例子
1 即時通訊軟體
2 IRC
3 消息牌
4 網際網路論壇
5 網誌
6 Wiki引擎
7 社會性網路服務
8 網路文摘

即時通訊軟體
所謂的即時通訊軟體指的是那些用於網路上私下交流的客戶端軟體。流行的此類軟體包括雅虎通(Yahoo Messenger), MSN Messenger、Google Talk、ICQ等。

2. 全世界第一個瀏覽器是如何誕生的?
一九九一年,被稱為Web之父的物理學家提拇˙柏納斯李(Tim Berners-Lee)在日內瓦發明了劃世紀的「World Wide Web」(全球資訊網)。伴隨著第一個WWW-Browser(瀏覽器),他還發表了一個從電腦製作Web server的程式。其實柏納斯李之前,就研發出在www裡溝通的程式語言HTML。在這一年中,第一個Website以「http://www.cern.ch/」之名被掛進了網路。 www的原始概念就是電腦世界裡的圖像呈現,柏納斯李想像著所有的文件都可以用繪圖表像後,在網路世界裡彼此連結,當有人需要相關資料時,在輸入正確路徑符號後,就可以登入想要的網頁。這整個連結是一個跨國際的龐大資料庫,像蜘蛛網一般四處相連的網路,所以才叫World Wide Web。其實在www出現時,柏納斯李原先想用「知識庫」(The Information Mine)的縮寫,也恰好是他的前名「TIM」來命名。或是「知識庫」的另一種組合MOI("Mine of Information" - Informationsmine)也不錯,而MOI在法文中也有「我」的意思。但是他後來想想,都覺得這兩種命名方式太以自我為中心而放棄。在這一年開啟後,WWW開始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向前衝。


3. Tim Berners-Lee 對網際網路發展的貢獻有哪些?
Ans:
Tim Berners-Lee在1989年提出全球資訊網專案的提議書,在CERN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建構了一個伺服器Info.cern.ch, 1991年8月公開在Info.cern.ch上的東西包括:WorldWideWeb的NeXT版本、逐步模式瀏覽器以及任何機器都能使用的基本伺服器。轉捩點:把WWW放在alt.hypertext,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。
1991年起全球資訊網逐漸展露鋒頭,1991的91年超文字會議(Hypertext'91)用Unix撥接登入,以電腦內的資料示範圖形介面的WWW程式,且展示了逐行模式瀏覽器的上網實況,是全場使用網際網路的人,兩年後同一會議上每個人都提到WWW。 1992年Info.cern.ch的計數器每三四個月就成倍數成長,一年後以十倍速度成長,1991每天一百人次,1992每天一千,1993每天一萬人次。許多瀏覽器的相繼出現,更包括商業瀏覽器,其中較為人熟知的Mosaic、IE以及Netscape。Mosaic 由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(NCSA)的Marc Andreessen、Eric Bina以及同僚所開發的WWW瀏覽器,更容易下載和安裝。時至今日全球資訊網可說是影響全球甚及,全球人在全球資訊網上從事交易、進行教學、使用圖書館、獲取娛樂效果..等。

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Homework 3-1-2010

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中原地圖

Yahoo的股價不如google及microsoft,Yahoo必須要有一些改變及創新,像google也跟著Apple的腳步也出了手機,Yahoo勢必要有一些相對的政策,不然只會慢慢的沒落